尊龙人生就是搏

瑞银:全球市场十问十答

[编辑:永太净化设备经营部] [时间:2022-04-08]

html模版瑞银:全球市场十问十答

文|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张翔

编辑|吴海珊

美联储要加息、俄乌冲突还在继续、中国股票全球普跌、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科技股价值坍塌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全球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

3月29日,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对市场最关注的10个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

这些问题分别是:

利率上升环境中如何布局?

乌克兰局势如何影响市场?

俄乌冲突会有哪些长期后果?

中国股票度过“至暗时刻”了吗?

另类投资能否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

冲突或美联储加息会引发经济衰退吗?

如何看待大宗商品后市走向?

目前是时候买科技股吗?

避险资产何处寻?

能源价格高企对绿色科技意味着什么?

以下为具体内容:

1

利率上升环境中如何布局?

关键讯息

随着通胀率触及数十年高点,各国央行将继续紧缩政策??尽管大宗商品涨价或将打击经济增长。期间,资金可能倾向于回撤到避险资产,但现金和优质政府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仍为负值。在央行加息环境下,瑞银认为会跑赢大市的资产,包括美国优先贷款、金融股和价值板块。

机构观点

尽管市场担忧,但高通胀使各国央行难以放慢紧缩步伐。

美联储自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美联储高官表示未来会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目前的中值预测是今年还将加息6次,意味着从现在到年底每次开议息会议就会加息。

就在首次加息前,2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飙升至7.9%,是自1982年以来最快速度。

但是,投资者不应该退回到只持有现金,而应该寻求在利率上升时跑赢的资产。

虽然瑞银仍然预计通胀将下行,但目前的高通胀放大了持有过多现金或安全政府债券对回报的拖累。

10年期美国国债的实际收益率(截至3月28日)为-47个基点,缺乏吸引力。

瑞银认为,美国、欧洲和亚洲高收益债券的收益率从战术角度看不足以抵消风险。

因此,在固定收益方面瑞银看好美国优先贷款;股票方面看好金融股和价值股。

美国优先贷款附带4.5%的有吸引力的收益率及浮动利率结构;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为回报提供了一些保护。

当利率上升和收益率曲线变陡时,全球金融板块往往跑赢大盘,瑞银预计这两者很快将变成现实。

与科技等成长板块相比,价值板块受加息的拖累较小,而科技板块的估值往往更依赖远期利润。

投资视点

随着利率上升,瑞银认为美国优先贷款具有吸引力。同时也看好金融股,该板块通常受益于利率上升和收益率曲线变陡。与此同时,利率上升环境中价值股表现通常比成长板块更好。

2

乌克兰局势如何影响市场?

关键讯息

随着投资者评估乌克兰局势的影响、大宗商品流动可能中断、对俄罗斯的制裁收紧,全球市场愈发动荡。瑞银预测的中间情景是,冲突将停火,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言辞交锋到夏天将降温。但是俄乌冲突对市场结果的影响范围扩大。在不确定性弥漫之际,瑞银建议对股票采取中性立场,同时考虑以美元及能源股等对冲危机。

机构观点

在基准情景下,随着能源价格在2022年下半年回落,瑞银预计至年底股票将走高。

瑞银的中间情景是,冲突将停火,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言辞交锋到夏天将逐渐降温。

这会使能源价格在今年下半年回落,布伦特原油价格将从6月的每桶125美元降至12月的105美元。

在此背景下,2022年公司盈利将保持正增长,瑞银预计标普500指数到年底将升至约4,700点左右,3月28日该指数报4,543点。

但是鉴于不确定性高企,股票的风险回报吸引力下降。

一系列因素导致不确定性上升,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意图、未来制裁的范围、军事行动的结果以及全球增长等。

这使得股票市场各种结果的概率分布更广。

欧元区市场尤其受到俄乌冲突及制裁对经济和盈利增速下调带来的负面影响。

瑞银建议对股票采取中性立场,并考虑为投资组合增加对冲机制。

瑞银依然看好全球能源股和美元,短期内二者仍将是有力的对冲工具。

鉴于前景高度不确定性,与其直接押注市场走高,瑞银建议在股市中选择性调整头寸,从而整体维持对股票的中性配置。

投资视点

瑞银建议对股票采取中性立场,最近瑞银已将欧元区股票从看好调降至中性。但瑞银认为股市部分板块仍有机会,包括能源股,可对冲俄乌冲突的风险。对寻求更具防御性板块的投资者而言,建议关注全球医疗保健板块。瑞银也看好优质股,此类股票的股息收益率有吸引力,自由现金流情况良好而且股东权益回报率稳定。近期在亚洲股票策略中瑞银把中国股票评级上调为看好。

3

俄乌冲突会有哪些长期后果?

关键讯息

俄乌冲突或造成深远的长期后果,瑞银认为政府和企业会日益优先重视安全和稳定性,而不是效率和价格。这种趋势将广泛影响到不同领域,譬如能源、食品、数据和气候。建议投资者布局瑞银称之为“安全新纪元”的时期。

机构观点

这场冲突凸显了西方国家对军事和网络攻击缺乏准备。

自1990年以来,西方军费开支已降至GDP的1-2%,这被称为"和平红利",尽管北约的目标是2%。

随着全球变得更具对抗性,网络防御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安全漏洞的平均成本为400万美元。

但经济体和企业在采购战略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方面暴露出问题。

俄罗斯约占欧盟天然气进口的40%和石油进口的30%。该国也是小麦、玉米和化肥的主要出口国。

技术是军事和经济安全以及经济增长的基础。全球半导体行业年销售额高达6000亿美元。

因此,许多领域的安全考量可能会产生深远且有转折性的影响。

德国已承诺将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从1.5%,提高至2%,其他欧洲国家也料将跟随。据估计,到2025年,私营部门的安全支出也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以及对数字技术的日益依赖,在经过多年外包之后,“硅民族主义”兴起,反映本土半导体制造业的战略必要性。

欧盟将逐渐摆脱从俄罗斯采购能源和原材料,转而大举投资本土的可再生能源,液化天然气等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主要农产品。

投资视点

对证券主题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在CIO的长期投资主题中找到其许多要素:如"安全与保障"、"清洁空气和碳减排"、"能源效率"、"农业产量"及"粮食革命"。

4

中国股票度过“至暗时刻”了吗?

关键讯息

本月MSCI中国指数跌至今年最低点??年初迄今下跌30%,因担心未来中概股会集体从美国退市,以及多地新一轮封控措施,以及担心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的第二轮制裁。但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针对投资者主要担忧的政策声明强化了瑞银的信念,即中央今年将努力稳经济。瑞银预计:未来数月中国将跑赢亚洲和新兴市场;今年料实现中双位数回报。对目前战略配置中国占比低于瑞银推荐水平的长线投资者而言,短期内宜逐步增加相关头寸。

机构观点

中国股市年初迄今依然承压下行。

截至3月15日,MSCI中国指数年初迄今最多曾下跌30%,因担心未来中概股会集体从美国退市,以及多地新一轮封控措施,以及市场恐慌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的第二轮制裁。

由于多重利空因素,该指数2021全年大跌22.8%。

但瑞银目前预计中国股票将跑赢亚洲其他市场股票。

MSCI中国指数年初迄今跌幅收窄近50%。此前国务院表态将稳市场、促增长并支持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以及改善监管层面协调工作。

该指数年初迄今报升16.3%,跑赢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跌7.5%)和MSIC新兴市场指数(跌8.7%)。

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在放松,今年财政支出目标同比扩大8.4%。

因此,瑞银认为目前可考虑增加中国头寸。

对目前战略配置中国占比低于瑞银推荐水平(全球股票组合占比重约4%)的投资者而言,可考虑增加相关头寸。对持仓亚洲/新兴市场指数的投资者而言,可考虑转为重点放在中国的策略。

在中国股票中,瑞银看好A股,以及涉及数字经济、5G和绿色科技的股票。

投资视点

在亚洲策略中目前瑞银的中国股票评级为看好,因预期风险调整后回报改善,底因是货币政策放松、盈利前景稳定、市场动能改善以及投资者目前持仓水平相对偏轻。

5

另类投资能否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

关键讯息

由于担心美联储收紧政策以及最近的俄乌冲突,导致金融市场在2022年开年大幅震荡。瑞银认为,可将市场波动视为检验投资组合是否设计精良、投资防御性板块并充分多元化的机会。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增加另类投资或有助于减少杀跌的冲动。此外,某些对冲基金策略有条件在诸如此类市况下跑赢大盘。瑞银认为,另类投资能带来有吸引力的风险调整后回报,历史上该资产类别的下行敏感性低于股票,而且与其他资产类别的相关性较低。

机构观点

金融市场今年开局大幅震荡。

年初迄今标普500指数下跌5.2%,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9.2%。

截至3月25日,美股隐含波动率VIX指数升至22,高于其长期历史均值20。

瑞银认为应保持多元化投资组合配置,将另类投资也纳入其中,有助于投资者度过市场大幅动荡期。

由于流动性欠佳,另类投资(无论是私募股权还是对冲基金)都能缓冲杀跌对组合回报的损害。

过去二十年中,在下跌市况下,对冲基金几乎每次都跑赢大市。

因此从提供下行保护和改善回报角度,建议考虑另类投资。

对于愿将资本锁定更长时间的投资者来说,私募股权和私募信用债历来比公开市场产生更高的回报。私募市场与公开市场的相关性也可能较低,或带来多元化收益。

瑞银认为私募股权、对冲基金和结构性产品存在机会。

投资视点

瑞银认为,希望分散风险和回报来源的投资者可考虑对冲基金(有助于在股票和债券以外进行多元化投资)、私募市场、结构性投资和直接房地产。

6

冲突或美联储加息会引发经济衰退吗?

关键讯息

俄乌爆发冲突和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加剧了市场波动,令市场重燃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瑞银的中间情境时俄乌两国停火,在夏季之前北约和俄罗斯在言辞方面的交锋将降温。这将让能源价格逐步降低,限制对经济增长和收益的拖累,并使美联储得以在不破坏经济的情况下逐步加息。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瑞银想方设法增加组合的风险对冲工具,并看好在加息环境中料将表现良好的市场。

机构观点

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再度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

大宗商品价格、通胀、全球增长和央行政策的走向现在更难预测。

作为预示衰退的指标之一,3月28日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收窄为约10个基点??跌至2年来低点。

但是虽然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上升,但仍不是瑞银的基本情景。

瑞银的中间情景是,俄乌双方将停火,以及夏季前北约和俄罗斯言辞交锋激烈程度降温。

随着能源价格在下半年下跌,对增长和盈利的拖累将逐渐消退。

美联储继续断言它能有助美国经济“软着陆”,主席鲍威尔援引历史数据:在1965、1984和1994年,美联储都在没有引发衰退的情况下启动加息周期。

在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瑞银看好未来能见度更高的市场或板块。

瑞银认为,目前可考虑让整体股票持仓与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目标保持一致。

瑞银认为,大宗商品和能源相关股票仍是有力的风险对冲工具。

在加息环境中,瑞银看好全球价值板块和金融股,以及美国优先贷款。

投资视点

鉴于目前的不确定性因素,与其直接大举押注市场走向,瑞银看好未来能见度更高的市场或板块,投资者可考虑对冲工具,包括能源股,以及在升息环境中料将表现良好的标的。

7

如何看待大宗商品后市走向?

关键讯息

由于投资者反复评估俄乌冲突最新动向及其对能源流动的潜在冲击,近几周大宗商品价格宽幅震荡。瑞银的中间情境是,预计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价格到下半年会逐步回落,但短期内仍将居高不下。在供应中断的风险之下,瑞银认为广义的大宗商品可成为投资组合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有效工具。从长远看,市场基本面紧张和结构性驱动因素,如向净零碳排放转型,料将支撑大宗商品。

机构观点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由于市场普遍担心供应中断,布伦特原油价格在3月7日触及139美元/桶,创2008年以来新高。

但双方多次进行停火谈判及围绕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油价在3月15日短暂跌破100美元/桶。

对供应中断风险的担忧短期内将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

在中间情景中,瑞银预计短期内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价格仍将居高不下,但是在下半年将回落。

截至目前,各国在能源方面的对俄制裁符合以下预判:即俄罗斯将逐步退出全球能源供应链,但不会立即切断其能源供应。

数据方面虽然还未明显反映俄罗斯石油出口和产品减少,但会令全球供应进一步紧张。

除了当前的地缘政治因素外,长期驱动因素也利好大宗商品。

在供应中断的风险下,瑞银认为大宗商品可成为投资组合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有效对冲工具。

能源板块和工业金属的基本面带来支撑:闲置产能持续减少,表观库存正在下降,市场目前存在供应缺口。

向净零碳排放转型的结构性趋势或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走高,但波动也会加剧。

投资视点

对供应中断风险的担忧或令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居高不下。瑞银认为该资产类别可成为投资组合对冲地缘政治风险的有效工具;大宗商品的中期前景受到市场基本面紧张、以及能源转型等结构性趋势的支持。

8

目前是时候买科技股吗?

关键讯息

鉴于目前市场前景极不明朗,个股短期完全有可能进一步下探。但市场波幅扩大、不确定性升温阶段或往往催生有吸引力的长期入场点位。瑞银认为,技术板块中若干领域目前基本面良好,有不错的长期增长潜力。

机构观点

2022年开年科技股领跌大市。

纳斯达克指数年初迄今下跌9%,标普500指数约跌5%。

美联储鹰派立场令科技股等成长股承压。收益率上升降低了这些公司未来利润的净现值。

部分科技企业2021年四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再加上乌克兰局势,令投资者警惕。

但瑞银认为整个科技行业基本面没有显著恶化。

科技板块估值已下调:MSCI全国家世界IT指数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已从27倍降至略高于23.5倍的水平。

该板块盈利增幅有望达中双位数,瑞银认为收益率上升对估值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已反映在股价上。

因此,瑞银认为本轮下跌为科技板块创造出一定的机会,dafa888开户中心

瑞银看好部分已深跌的技术股,瑞银根据公司的现金流稳定性、2022年盈利前景以及盈利预测上调情况筛选出这些标的。

瑞银看好“ABC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主题股和5G赋能公司。

瑞银也看好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智能出行和与消费体验挂钩的股票。

投资视点

虽然年初迄今科技板块估值下调,但瑞银认为整体盈利增长前景依旧稳健,收益率上升对估值的影响已大部分反映在股价上。瑞银认为,本轮下跌在优质科技股、ABC科技主题股和5G赋能公司等领域中创造出一些机会。

9

避险资产何处寻?

关键讯息

俄乌冲突冲击全球市场,并催生新冠疫情爆发起市场波动性的最大升幅。但尽管不确定性很高,但瑞银的中间情境、历史以及择时难度极大的常识都在昭示:保持投资才是上策。投资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冲组合风险的工具。

机构观点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市场波幅飙升。

广义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大涨12%,目前各国对俄制裁措施令能源供应受到威胁。

债市大跌,原因是能源供应受限放大了已高企的通胀水平的影响;市场目前担心美联储过快加息。

但历史已证明:保持投资才是上策。

以往的地缘政治冲击经验提醒瑞银:即便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也很少引发全球衰退,也不太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长久影响。

即便回溯到二战时期,标普500指数在几乎每次军事冲突后三年时间里最终都走高。

在不确定性升温时期,投资者可相反设法增加对冲组合风险的工具。

虽然这几周价格飙升,但瑞银认为广义的大宗商品仍是对冲本次冲突风险的有力工具。

投资者可考虑增加防御性更强的板块如全球医疗保健股来降低股票组合的波动性。投资优质股或也有助安度市场大幅波动期。

瑞银认为,美元或仍是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因为美国经济对俄罗斯能源的敏感性低于欧洲经济。

对冲基金、动态配置策略和使用结构化解决方案是安度市场大幅波动期的其他潜在选项。

投资视点

投资者可通过结合大宗商品、精选的医疗保健股、优质股、对冲基金、动态资产配置和结构性投资增强资产组合的防御性。瑞银还认为美元目前是对冲乌克兰局势风险的有效避险资产。

10

能源价格高企对绿色科技意味着什么?

关键讯息

向绿色能源转型是全球减碳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所在。最近,在疫情后供需失衡的环境下,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急速飙升,更增添了能源转型的紧迫性。而俄乌局势以及史无前例的制裁导致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让情况雪上加霜。虽然瑞银并不认为这些会导致能源供应中断,但这种情景成真的风险很高(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机构观点

今年以来在供需失衡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推动下,年初迄今能源大幅涨价,尽管近期波动较大。

过去12个月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几乎翻倍。

3月7日布伦特油价一度触及139美元,为2008年以来新高。年初迄今油价涨幅约达48%,天然气涨幅也达48%。

虽然瑞银并不预期能源供应会因俄乌冲突而中断,但这仍是一个尾部风险。

俄罗斯约占欧盟天然气进口的40%,占石油进口的30%,德国和奥地利超过一半的天然气和煤炭进口自俄罗斯。

瑞银预计制裁将导致俄罗斯逐步退出全球能源供应链,但不会立刻迫使能源供应中断,尽管这仍是一个尾部风险。

因此,瑞银认为这进一步增加了转向可再生能源的紧迫性。

长期而言可再生能源将使瑞银不再受供应短缺的影响,而且绿色科技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

风电和太阳能在成本方面已经可以和燃料或核电相竞争。

瑞银也看到在能源效率、数字化、汽车电动化以及电池等领域实现了大幅增长。

投资视点

疫情后需求复苏以及俄乌冲突引发对全球能源供应的担忧,进一步凸显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实现更大程度能源独立的重要性。瑞银认为这会进一步激发对清洁能源以及相关绿色科技的兴趣。

责编 | 阮璐阳

本文为《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